2018年落地徐州高新区,由3位博士领衔的徐州智畅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今年迎来跨越式发展。“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今年智畅年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2亿元的目标不变。”徐州智畅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龙深源信心满满地说。
在徐州市铜山区,由人才引进带动产业大发展,智畅绝非孤例。事实上,由人才引发的产业发展裂变效应,在铜山越来越清晰可见。
让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加快融合,铜山以人才为源头,探索在更多的科技和产业创新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江苏一流的产业创新高地。
人才招引集聚,有办法
对于江苏蜀星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而言,前年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长江学者”何军作为研发总监,并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强强联手,成立了“徐州览智生物研究院”,才能在如今的行业洗牌中,保有龙头企业的强势竞争力。
“当时,企业面临向有机产品转型的迫切需要,靠自主研发,一时间难以突破技术壁垒。我们想与川农合作,但西部大学没有这样的先例,那段时间急得没办法。后来,区委组织部了解到我们的诉求后,积极帮助我们联系,专门开了一场校企对接会,让我们顺利牵手何军团队。有了研发能力的保障,这几年企业销售收入实现阶梯式增长。2020年从2019年的6300万元直接跃上亿元台阶,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江苏蜀星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慧告诉记者。
人才招引集聚,铜山这几年不断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突破。
据铜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朱红介绍,去年,铜山在国家重大引才工程、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省“333工程”第二层次项目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除此之外,还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人,专门人才739人,招引大学毕业生5333人,入选省双创人才13人、团队3个。目前,在铜创新创业的院士及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长江学者”、“杰青”等领军人才达104人,省、市各类专家人才930人。
为了留住人才,铜山掏出真金和真心。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达到世界一流、国内顶尖水平的人才(团队),“一事一议”给予支持。对符合铜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领军人才(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对入选区“双创计划”的人才(团队),给予200万元-1000万元项目资助。去年,铜山用于人才引育、服务保障的资金就达2.09亿元。
产才融合发展,见效应
2018年,智畅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落地徐州高新区时,只是一支十几人的团队。如今,这个由孙云权、黄兴博、齐立哲3个博士为核心的团队,已发展成为厂房17000平方米,在投产项目4个,全年预计可实现利税2500万元的行业“旗舰”。
短短几年,智畅高速发展,靠的就是人才引领创新,创新带动发展。
“今年,我们研发生产白酒酿造一体化生产线,通过各个子系统模块的柔性化组合,实现白酒酿造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成为国内能做此类全自动产线仅有的3家企业之一。目前,已拿到国内知名酒厂6亿元的订单,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今年有创新加持,企业向好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变。”龙深源告诉记者。
来自铜山区的一组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铜山就新增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44家,完成投资2.8亿元。
数字的背后,是一项项突破在铜山的陆续实现——省双创人才唐志强创办的奥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国内晶振生产卡脖子问题,使铜山打造国内石英晶振产业高地更有底气;中红外激光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范滇元院士团队,攻克高功率2微米激光器等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和关键器件制备技术,产品指标超过《瓦森纳协定》对我国禁运标准的500倍,使铜山成为引领中红外激光产业发展的新地标。
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也推动铜山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方面迅速建链。
聚集发展“五颗芯片”。通过双招双引,招引恩智浦电源管理芯片、立羽深紫外氮化镓芯片、致能氮化镓功率芯片、云意大功率车规级芯片、仟目激光芯片“五颗芯片”,形成发展“芯”势力。
抢占显示领域高端市场。招引宝溢无源显示、新嘉诺中韩高端显示、逸腾达触摸屏液晶屏及电子产品等项目,以人才带动创新,以创新加速产业集聚。
紧盯生物医药细分领域。落地的拜澳泰克细胞制备、鲲鹏基因检测、德诺杰亿基因检测、捷创微纳米材料、海纳生物体外诊断试剂等20个项目均占据行业领军地位,今年已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构建产业高地,有谋划
“铜山人才工作在全市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一。位于铜山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完成团队组建并挂牌运营,省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新材料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逐步向产业化转化。目前,铜山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135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21家。与苏南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总量偏小等差距。”朱红告诉记者。
放眼全省,对标先进,铜山以人才领路,构建产业高地,谋划更大一盘棋。
聚焦产业发展招才聚才。坚持面向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大力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能快速攻克产业技术瓶颈、打通产业升级路径、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复合型人才。精准招引科技型企业家和现代商务、经营管理、高技能等领域的专门人才,积极支持用人主体当好“主角”,发挥第三方引才机构、投融资机构、孵化平台等对人才资源配置的服务作用,推动项目、技术、资本等要素精准对接,蹚出双招双引的“铜山路径”。
聚焦增强后劲育才兴才。充分利用院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牵手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驻徐高校,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全过程合作,培养一批高层次研发、经营管理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张集职中、铜山中专、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医药中专等职业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培养铜山制造业发展急需的能工巧匠型人才。
聚焦优化环境留才用才。借鉴上海、苏州等地的先进经验,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引进的投入,在人才引进、培育、个税奖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完善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实现人才项目招引、申报、评审、落地、服务全过程跟踪管理。加强人才企业运营发展指导,选聘创新创业导师,激发企业“内生动能”,提高人才项目发展实效。
聚力建设科创生态大走廊。去年底,铜山规划建设徐州科创生态大走廊,致力建设全生命周期保障、全成长要素集聚的科创生态系统。目前科创大走廊正在洽谈落地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下一步,铜山将充分整合土地空间资源,依托现有的园区,高标准建设各类科创载体,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功能齐全、梯次转化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突破若干“从0到1”的原始创新,产生更多“从1到100”的应用创新,助力产业实现自主可控。
“以人才引领,构建江苏一流的产业创新高地,铜山制定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到2025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6.8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1万人,人才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到2030年,基本建成人才强区,在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行业领跑,全市人才创新赋能先行区实现重大进展;到2035年,全面建成人才强区,人才竞争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成为具有全省影响力的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铜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浩表示,作为全市创新驱动和人才发展的排头兵,铜山将不断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营造优良环境,创新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真正以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发展“第一要务”。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