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4深圳国际检验医学及IVD体外诊断试剂展览会! 主办方官方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荣盛生物抛出12.5亿融资额 IPO前夕业绩成功扭亏

时间:2022-11-4 12:55: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一 北京报道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荣盛生物)10月31日披露科创板上会稿,预计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再次向好,据预测2022年 1至9 月,荣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将在2.1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幅在47.92%至62%,预计当期归属净利润在900万元至1100万元,相较去年同期的亏损1494.47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根据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的审议公告,科创板上市委定于在2022年11月7日审议荣盛生物的上市首发事宜,上市关键时刻,荣盛生物披露经营业绩利好,能否成为公司上市审核的加分项?

业绩扭亏为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荣盛生物了解到,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95 年荣盛有限,更早之前为1988 年成立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实体”荣盛试剂厂。

自成立之初,荣盛生物主营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是中国最早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经营的公司之一,公司主要产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995年即通过了卫生部审批获得药品注册批件。

2002年起,荣盛有限开始涉足疫苗领域,并在2016 年实现公司水痘减毒活疫苗获批上市,公司逐步将经营战略调整为“以疫苗为主、以体外诊断试剂为辅,疫苗与体外诊断试剂并行发展”的模式。目前,公司主要从事疫苗及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用于传染病的预防及诊断。

2021年11月经股东会决议,荣盛有限整体变更股份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完成股改时,有着34年发展历史的荣盛生物依然没有摆脱存在亏损的局面,截至2021年7月31 日,荣盛有限经审计后的累计未弥补亏损达4687.48万元。

对此,荣盛生物表示,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司前期疫苗产量较低、营业收入规模较小、期间费用率较高、研发投入较大导致产生经营性亏损,但是公司整体股改时存在的累计未弥补亏损已通过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净资产折股消除。

经营财务层面上看,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荣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4亿元、1.68亿元、2.62亿元和1.17亿元,各期净利润分别为-2242.33万元、-3480.42万元和1591.76万元和365.01万元,直至交表科创板之前的2021年公司才实现扭亏为盈。

荣盛生物对此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疫苗产品产销量的增长。

据荣盛生物透露,2021年公司对水痘疫苗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疫苗产品产量、销量均大幅增长,公司收入规模实现持续增长。但公司同时坦言,虽然截至报告期末,导致公司前期经营性亏损的原因已消除,但若公司未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抑或疫苗、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或其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导致公司出现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公司仍可能存在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形。

疫苗主业形成

荣盛生物上会稿信息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水痘疫苗、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及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等,上述三项产品在各期合计贡献销售收入分别为7703.03万元、1.39亿元、2.39亿元和1.08亿元,占据公司各期62.15%、82.89%、91.05%和91.98%的营业收入。

其中,公司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两个产品各期合计分别占荣盛生物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收入的35.84%、40.46%、50.65%和45.71%。

值得注意的是,荣盛生物深耕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多年,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通过监管机构审批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多达57项,主要产品包括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酶联免疫法)等。

但是公司长期布局的体外诊断试剂业务在报告期内营收表现并不理想,报告期各期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909.31万元、4707.35万元、4654.34万元和1682.03 万元,该业务贡献收入呈现逐渐下滑趋势,报告期各期收入占比分别为 55.75%、28.05%、17.77%和 14.37%,正成为公司的小部分主业。

而另一方面,报告期各期,荣盛生物的水痘疫苗业务各期销售收入分别达5226.87万元、1.20亿元、2.15亿元和9998.2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07%、71.84%、82.20%和85.60%,疫苗的销售收入已成为荣盛生物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荣盛生物了解到,在疫苗领域,目前公司仅有水痘疫苗一款产品,这意味着公司依靠单一的水痘疫苗业务成功已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规模化发展,2016 年荣盛生物水痘减毒活疫苗获批上市后,公司逐步树立的以疫苗为主、以体外诊断试剂为辅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公司规模化盈利的保障。

据了解,目前荣盛生物已储备多个在研项目,包括疫苗领域 5 个主要在研管线及体外诊断试剂领域 13个在研管线。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和13岁及以上人群水痘减毒活疫苗已取得III期临床试验批件,有望在两年内实现获批上市。

受益于公司疫苗业务主业的业绩贡献,荣盛生物不仅在报告期实现业绩扭亏为盈,公司的估值也在报告期内得到大幅提升,2020年9月荣盛有限增资引入启元开泰、广东冠润两大股东时,估值仅为10.50亿元,2021年7月,公司再次引入厦门德福、泰州转型升级、高投毅达、苏州冠泽、广东冠粤等股东,荣盛有限的投后估值已达27.50亿元。

此次上市,荣盛生物因为营收和估值双双改善,拟以科创板第二套上市标准上市,

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招股书中,荣盛生物表示,虽然报告期公司业绩受益于疫苗业务发展,但是目前公司已商业化的疫苗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相关产品存在市场需求萎缩、售价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及技术迭代的风险,因此拟借力资本市场加大新产品的投研生产。

募投促产业化

截至2022年上半年,资产总额6.76亿元的荣盛生物拟12.5亿元投向疫苗、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产业化等科技创新领域。

公司拟借此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提升公司在行业竞争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其中,6.9亿元募资将用于公司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肺炎疫苗研发及产业化,2.3亿元用于POCT 诊断试剂研发和水痘-带状疱疹疫苗研发等在研产品项目。

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荣盛生物认为,产业化项目将进一步丰富疫苗产品管线,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研项目可进一步丰富公司研发产品管线,增强公司新产品储备能力。

据了解,截至2022年6月30日,荣盛生物疫苗目前在研项目已包括细胞工厂工艺水痘减毒活疫苗研制及临床研究、新建年产1000万人份水痘减毒活疫苗生产线及工艺开发和可比性研究、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13 岁及以上人群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水痘-带状疱疹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 细胞)和 16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8等项。

目前,公司细胞工厂工艺水痘减毒活疫苗已于2021年取得药品(补充)注册申请批准并上市销售,正持续开展临床免疫持久性研究;年产1000 万人份水痘减毒活疫苗生产线已进入工艺验证阶段;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和13岁及以上人群水痘减毒活疫苗已取得 III 期临床试验批件。

荣盛生物体外诊断试剂业务上,目前公司总计已有13个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其中7项针对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传染病的单项和多项联合诊断试剂盒的注册申请已被监管部门受理,目前处于技术审评阶段。

荣盛生物表示,公司将以此次新股发行上市为契机,通过募投项目建设,专注于研发生产临床需求量大、拥有技术先进性的人用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公司将契合大规模细胞培养、无血清培养和多联多价的发展方向,优先发展临床需求大、基于公司平台技术的迭代升级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我国绝大多数疫苗企业的疫苗产品较为单一,且产品多为传统的减毒、灭活等疫苗。”中信证券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我国创新型疫苗总体仍较少,部分高端疫苗仍为国际企业垄断,疫苗行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品线丰富化、创新化发展,荣盛生物拟通过募资推进相关产品的产业化,符合目前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惯例,募投项目有望实现公司疫苗业务的多条线发展。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观众预登记 展商预定